第122章 标题约会一晚没回_四合院:我在隔壁有小院
笔趣阁 > 四合院:我在隔壁有小院 > 第122章 标题约会一晚没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2章 标题约会一晚没回

  翌日

  李修禹被卡机般的叮咚声吵醒。

  原来是月签和新婚大礼包提示。

  金手指还挺忙的,催着李修禹领了就急忙闪人了,说是八月要到暑假了,它们金手指届组织讲座学习培训呢。

  月签礼很寒酸,就一个木制玩具车技术。

  这个不用金手指给李修禹也会呀,后世某音上只要你想学,什么方面的技术都有。

  比如野外徒手建造的富贵哥,从建房烧砖,到炼铁种植。

  只要你不把时间花在看小姐姐们扭腰摆胯上,总能学一点东西的。

  不过新婚礼包倒是有点意思。

  多子多福BUFF(已绑定对象鹿灵犀,生双胞胎机率增加30%,并且孩子成长属性增加15%)

  幼儿早教及护理,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,十万个为什么(中译版手稿),杂交水稻理论概述(实验版)

  这到底谁是宿主?除了最后一个,全是给孩子的。

  大概看了下杂交水稻的理论概述和设想,还有实验数据,李修禹也看不太懂,正好找个时机悄摸的给袁老送去,这本来就属于科研人员的心血,李修禹可没想着报上去自己“拿"功劳。

  没时间仔细研究其它的,今天要带着媳妇儿回门。

  回门也叫归宁

  假期最后一天,李修禹收拾好东西,带着略有些疲惫的灵犀回娘家。

  昨天到海里看望了老人,李修禹特意做了几样拿手菜。

  老人胃口大开,和小两口子叮嘱了很多话。

  并且告诉李修禹要做好去D校学习的准备。

  这事儿李修禹明白,C级干部往上都要经历这种进修。

  后面又带着媳妇儿给程哥,周叔几人回礼才算完事。

  一圈下来鹿灵犀明显有些疲惫。

  “等晚上回来好好歇歇,辛苦你了媳妇。”

  鹿灵犀没有说话,后座上抱着李修禹的手紧了紧,把头靠在坚实的后背上,很安心。

  快到家了,鹿灵犀说道:“没带弟弟妹妹来,一会儿妈说你,我可不管。”

  “不会的,妈疼我还来不及怎么回说我,这不是不方便么,带几个弟弟妹妹回门算啥事。”

  果然不出鹿灵犀所料,鹿母翘首朝后面看,没看到宝儿,有些不高兴的埋怨道:“就你俩过来啦?宝儿她们呢?”

  鹿灵犀看着李修禹偷笑。

  “妈,回头我带她们过来,东西有些沉,先回屋。”

  鹿母果然顾不上埋怨了,接过女婿的东西就往家里走。

  李修禹对鹿灵犀得意的挑挑眉。

  四合院这边,今天傻柱特意到澡堂洗了个澡,又理了发,打扮了一番。

  加上也不嬉皮笑脸,倒是看着像模像样。

  “今儿去了你可别犯浑,成不成都没关系,但是这礼数咱们要周到,不能让媒人挑刺。”

  眼看着马上到车站和媒人刘婶儿汇合,何大清不放心的的叮嘱了句傻柱。

  “您放心,今天一定把事儿谈成喽,不信连一个乡下丫头都拿不下。”

  傻柱这么说是有原因的,因为今天不光带了棒子面和腊肉,烟酒糖是一样不缺,在这年节可算是重礼了。

  何大清转过身瞪了儿子一眼:“嘴上有个把门的,什么乡下丫头,瞧不起农民兄弟?我说你都多大了,咋一点都不长进呢?”

  何大清经历的多,加上现在小灶恢复了,接触的都是些领导干部,说话办事也越来越有条理了。“嘿,我这臭嘴,绝对没瞧不起农民兄弟的意思,我少说多做这样成吗?”

  傻柱拍了下自己嘴巴,他这人其实心底算不上坏,只是这张臭嘴把不住门,有时又喜欢显摆得瑟。

  养成习惯后一直改不过来。

  不过原剧里他打棒梗时说“上房揭瓦偷东西都教你了是吧,就打架没教”

  这句话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,棒梗偷东西手艺的源头,结合傻柱总是特意放点东西让棒梗到家里拿。

  作者君也弄不明白傻柱是可怜孩子宠爱呢,还是有意惯坏。

  如果是后者,就细思极恐,严重点儿是往吃花生米方向培养呢。

  院里最大的傻子,被吸血的对象也是个不简单的。

  何大清父子这边在车站和刘婶儿汇合后,坐上了去昌平的车。

  “他刘婶,今天这事儿要是能成了,您这边我一定厚礼相赠。”

  刘婶儿看了眼傻柱和带的一堆东西,乐呵的点头道:“今天这身打扮不错,这事儿十有八九能成,不过何师傅,你也应该明白农村这两年日子难过,这聘礼估计要的重,您这儿得有个心理准备。”

  何大清点点头,不在意的回道:“只要能娶进家,不就是一家人了嘛,帮助点亲家也是应该的。”

  “您能这么想就对喽,这年月谁家都不容易,要是她们家狮子大开口,不用您这边开口,我去说,成吗?”

  这媒人确实不错,黑脸打算她来唱。

  一路颠簸,再加上仨人的十一路,好半天才到了张家坳。

  和村口的民兵说明了来意后,村里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孩热情的在前面带路。

  “小五,快出来,你家来客人啦。”

  小孩到了一户人家门口大声叫道。

  夏季抢收过后,最近种上玉米公社大队也闲了下来。

  小孩叫的小五是张二丫的父亲张五,张家是这个村的大族,流鼻涕的小孩按辈份,张二丫都得叫声九爷爷。

  张二丫一家人正在屋里切猪草,应上面号召,大队也弄了养殖,社员轮流上交猪草。

  “咱们家这会儿还有亲戚来?”张二丫母亲牛氏好奇道。

  “二丫,去看看是谁来了。”

  二丫拍了拍衣服,起身朝门外走去。

  “何叔刘婶儿柱子哥,你们咋来了?快进来。”

  傻柱笑呵呵的应了声,然后拿了几块糖递给带路的小孩。

  “谢谢九爷爷。”张二丫朝小孩道了声谢,带着众人进了院。

  傻柱摸着脑袋有些闹不明白这小屁孩辈份还挺大,是不是结婚了以后也得跟着叫一声九爷爷。

  “爹,娘,先别忙了,是城里何叔刘婶他们到了,你们先坐,我去给你们倒水。”

  张二丫家没有茶叶,水是用甘草泡的,傻柱也不嫌弃烫,端上就喝了口,嘬嘬嘴说道:“不错,挺甜的。”

  何大清接过水没喝,看到张二丫父母跟哥哥弟弟进屋,连忙站起来拿出烟说道:“他叔他婶儿,今天冒昧过来打扰了。”

  张五接过烟没舍得抽,夹到耳朵上招呼道:“什么打扰不打扰的,这来一趟路上可不容易,都快坐,孩他娘,去收拾点菜,再到他爷爷家换点酒,一会儿喝点。”

  农村人实在,不管条件怎样,总会把最好的东西拿着招待。

  “他婶儿,别麻烦,我带了肉和酒,这样,柱子这孩子手艺不错,我让他给咱们做顿饭。”

  何大清赶紧拦道。

  “这客人上门那还有做饭的道理,再说这肉和酒都是金贵东西,我们可不能霍霍了,拿出去能换不少粮食呢。”

  何大清看着张父张母是个实在人,心里更高兴。

  娶妻不光要看妻子人品,也要考察对方家里,不然结婚以后闹的两家都不安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odf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kodf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