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傻柱定日子_四合院:我在隔壁有小院
笔趣阁 > 四合院:我在隔壁有小院 > 第123章 傻柱定日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3章 傻柱定日子

  “他叔,别忙着拒绝,我家两个厨子,也不差这点东西,再说了,现在农村情况我们也都知道,您呀,甭客气了,今儿尝尝我儿子的手艺,至于这亲事,成不成都另说。”

  何大清这话一说,张五也不好再拒绝,至于女儿回来不太愿意的原因是公公以前跟寡妇跑过,而且这对象怎么看着都不像是个精细过日子的。

  因此有些犹豫。

  但人家今天都大老远上门来了,饭后到时摊开了说就行,主要是自己大哥年龄不小了,是得给说亲了。

  “哎呀妈呀,带这么多东西啊,这也太破费了。”牛氏看到傻柱掏出一大块肉,还有烟酒糖棒子面,惊呼出声。

  “她婶儿,把糖给孩子们吃,您过来坐,让柱子和二丫去做饭,咱们聊聊。”

  等牛氏坐下后,刘婶儿说道:“你也看到了,他何叔这是带着诚意来的,本来按人家这条件找个城里姑娘也是手拿把掐的,但是这里面有些原因,加上柱子上次相看,对二丫也很满意,今天就过来了。”

  张父好奇问:“对呀,我看小伙子人高马大的,还有厨艺在手,怎么也用不着跑农村相看吧?是有什么原因呢?”

  “是这么回事,原来我去了保城,院里有两户人家看傻子实诚,就想着给他们养老,但这两户人做的事儿不是人干的,一直对柱子找对象搞破坏,就怕找一个不愿意给他们养老的对象,加上我这儿子人实诚,一直没往这方面想,就这么给耽误了。”

  何大清接着简单的说了下院里的事情,连自己为什么跟寡妇去保城也美化了一下说明情况。

  这下张父两口子是心里没了疙瘩了。

  “没想到你们城里人幺蛾子还不少呢,这也太坏了。还是我们农村人实在,破坏人家找对象,打死都没人说什么。”

  张父抽着旱烟感叹城会玩。

  “不过这回我在家了,现在都消停了,你女儿嫁过来不用担心吃亏。”

  “还有就是我家是中院的两间正房跟一间耳房,以后都留给柱子的,我儿子这厨艺虽说离名厨还差些,但是在我们厂这一片也是拔尖的。灾年饿不着厨子,以后家里这边也能帮上忙。”

  刘婶等何大清说完后接话道:“他叔他婶,您二位要是觉得可以,就定个日子,至于聘礼您说个数,他何叔这边尽全力。”

  张家两口子对视一眼,张父说道:“既然这么说了,我也就不扭捏了,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以后嫁过去好好过日子就成,别总想着帮娘家,我们村里人穷是穷,但这脊梁骨还在的。”

  “嗐,见外了亲家,一家人了,日子不好过帮帮手是应该的,您可别这么说。”何大清话说的牛氏眉开眼笑。

  “这样,聘礼你这边给十块钱就成,再在村里办个席请族里人吃顿饭。至于三转一响,这是他们以后过日子的事情,有能力了买就成。”

  何大清心里感叹村里人实在,想了下说道:“聘礼这边没问题,我再添一尺布,三十斤棒子面,再买些肉和菜招待这边村里人吃一次,二丫大哥到时结婚,我再让柱子这边凑凑,亲家,您看这日子定什么时侯?”

  张父听后满意的点点头,他现在着急的就是大儿子的婚事。

  “日子就不用选了,一会俩孩子要是满意,就开个介绍信,回头把证领了,然后选个日子村里办个席就成。亲家,这个聘礼的十块钱要是能换成棒子面最好,实在不成就算啦。”

  何大清一阵司马懿式的嗬嗬笑,掏出大黑拾放到桌上说道:“这聘礼不能少,您养活闺女不容易,棒子面另算,回头我想办法寻摸点让柱子给您送来。”

  亲事定了之后,一阵其乐融融,何大清见多识广,吹起牛也是信手拈来。

  引的张家人一阵惊呼,他们平时见的最大的官就是上面公社的干部,这亲家可真有本事,厂长那么大的官也时常能说上话。饭后傻柱就咧着嘴跟着刘婶和父亲回家了。

  至于二丫,明天开了介绍信就过来领证,到时傻柱会带上东西回门,请族里人吃席。

  一路上迈着四方步,哼着歌,也不觉着累了。

  “柱子,明天领完证去买辆自行车,到时二丫回家也方便些。”何大清看到儿子傻乐提醒道。

  傻柱歌声顿了下摸摸头道:“可我这也没票呀,钱倒是够用。”

  傻柱没有接挤贾家,还是存了些钱的。

  “回厂里我找李厂长均一张票,好懒算是添置了一个大件,后面好好攒的给二丫把缝纫机也凑齐。”

  刘婶儿一边听的羡慕,这双职工就是财大气粗。

  傻柱对李怀德印象不太好,之前的食堂主任一直和傻柱不对付,自然对他的后台李怀德也没啥好话。

  但现在人家是自己老爹的顶头上司,而且自己能回厂里也是走了人家路子,心里虽然别扭,但也知道好赖,张张嘴没说什么。

  傻柱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回城的班车,看着父亲越发佝偻的身子,有些不是滋味。

  街面上“学习铁人精神,大庆精神”等标语衬托下,傻柱恍惚的平复了下心情。

  (在这儿致敬王进喜前辈和东北地区为新中G工业的付出。)

  感觉自己之前一直浑浑噩噩,囫囵吞枣般的过日子。

  一下子清醒了不少,是呀,院里比自己小的都把日子过的像模像样,连瞧不起的阎老抠都给大儿子娶了亲。

  更不用说和自己一样顶门立户的李修禹,住的小院一家子其乐融融。

  自己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样了,总是嘴上说的自己条件好,可和别人一比,家里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买来的。

  甚至牵连父亲回来平事,跟着自己奔波农村说亲事。

  小声喃喃道:“爸,雨水,对不起,大茂,对不起。”

  眼泪顺着脸滑落,像是在和过去的“傻柱”告别。

  何大清一直没假寐,儿子小声昵喃,他是听到了的,盘算着自己的去处,给儿子腾房子的事。

  虽然是出名的寡妇爱好者,但是做父亲的谁不希望儿子生活能过的好一些。

  李修禹这边告别鹿家,带着媳妇买了些东西给娄小娥回礼。

  本来像李修禹这种身份,是应该和娄家这种保持距离的。

  不过李修禹不喜欢欠人情,人情债最难还,大大方方的回了礼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odf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kodf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